直销
资讯
企业 团队 直销人
行业 海外 手机报
独家
报道
热点专题 品牌榜
数据分析 慈善榜
直销
方法
实战方法论
专家专栏
政策
信息
打传动态
直销法规
今日关键词: 世界(中国)直销品牌节    主题演讲    颁奖典礼      
首页 > 直销资讯 > 行业
食药监局发出提醒:购买保健品需防五大陷阱
[来源:] [更新时间:2015-1-30] [查看次数:10682]

  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,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,一些不法商家也盯上了消费者的腰包,采取各种手段忽悠消费者。常见的手法有开办“健康讲座”、举办“免费活动”、虚构“权威证明”、设置“专家义诊”、谎称“药到病除”等五大陷阱。该局工作人员提醒,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应谨防上当。

  昨日,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对不法商家常用的五种手段进行逐一分析。据其介绍,一些不法商家会借用“传销洗脑”的伎俩,开办“健康讲座”,利用一些假冒专家、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“养生讲座”,顺便兜售保健食品。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,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。

  此外,这些人还通过所谓的“免费活动”进行促销。利用“赠药”“免费试用”“发放小礼品”“抽奖”等小恩小惠方式,吸引老年人参加所谓的促销活动。促销现场往往有口若悬河的“吹手”主持,夸大产品功效,甚至声称根治百病。花钱雇一些“托”作为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,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,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、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,不知不觉上当受骗。

  虚构 “权威证明”,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法。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、医疗机构、学术机构、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,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,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。还有一些广告中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“科学或研究发现”“实验或数据证明”等方面内容。无论是药品还是保健食品,只要有这些内容纯属虚构,都是非法。

  再就是使用“专家义诊”骗局。一些不法商家以“专家”免费体检或义诊为幌子,常以老年人为作案对象,假意为老年人体检,恶意夸大健康状况,见缝插针、夸大宣传保健食品的作用,不少老年人高价购买上当受骗。

  还有的不法商人谎称保健食品能“药到病除”。实际上,保健食品不是药品,不能宣传、也没有治疗功效。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,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,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,含有“根治”“药到病除”等用语,不仅仅是保健食品,就是药品这样的宣传用语都是违法的。也有的保健食品为了显示“立竿见影的效果”,扩大市场影响力,提高产品销量,置人民的健康于不顾,非法添加“激素”或化学药品。

【首页】  【返回】  
 
直播电商的发展及规范
直播电商的发展及规范
盒马鲜生——中台驱动的数字化新零售
盒马鲜生——中台驱动...
台湾直销浅析
台湾直销浅析
浅析日本直销
浅析日本直销
幸福国际系统——张塬汇 ? 幸福国际系统——张塬汇
人因梦想而伟大,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。有些人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来回奔波,遗失了最初的自己,让梦想悄然绝灭,有些人则细心培育、维护,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,迎来光明和希望。张塬汇就是后者,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他这样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。
2014年直企慈善积分榜 ? 2014年直企慈善积分榜...
2014年搜集到的获牌企业慈善捐赠总金额为2.64亿元(如表注中所述原因,安利的暂未统计在内),较2013年的6.09亿元下降了56.65%。2013年获牌的直销企业中,有一半的企业2014年的慈善积分较2013年有下降。
由获牌企业2014年度的慈善积分排名可知,权健、如新和完美分获前三位。
你更认同于哪种企业的慈善公益方式?
内资 64 票
外资 17 票
都一样 11 票
       
Copyright © 2001-2014 DSC颇具价值的直销资讯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8号EOD天下名企汇401—403室 邮编:430000 电话:84760023 传真: 邮箱:wq_hope@163.com鄂ICP备13006544号-3
网站制作:九州科技
分享按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