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俊海教授是目前活跃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一线的著名法学专家,多次参加国家工商总局主办的会议、讲座、活动等。
刘俊海提出,为预防直销行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内部之间的诚信株连,重振直销行业的公信力,建议以牢固树立“一心二维三品四商五严六实”的经营理念为主题,进一步升级改版《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引》,倡导全行业慎独自律,见贤思齐。
刘俊海认为,所谓产品,即要求企业不但稳步提升直销产品质量,确保直销的百分之百的安全,实现直销定价的合理化,还要不断研发和创新直销产品,增强直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所谓企品,即注重提升企业包括社会公众形象等在内的品质。企业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,正是树立企业良好品质的重要策略之一。
所谓人品,是指企业背后的企业高管、控制股东和控制人的人品,他们的价值观、世界观、人生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寿命。
刘俊海说,直销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,但问题也接踵而至。以产品价格为例,个人觉得价格虚高。比如一瓶鱼油,在商店买是六七十块钱买一百粒,但是有一些直销企业的鱼油卖到两百甚至三百块钱,难道直销行业就不能以中端的消费价格定位于普通的收入阶层,毕竟直销行业的优势之一就是省去了中间环节和店铺成本。如果这省去的成本没有让消费者得到益处,甚至也没让直销员受益,直销企业又何谈履行了社会责任?
除了价格虚高,服务较差、宰熟、变相传销等也让直销业形象长期偏低。日前发布的《2013年中国直销行业形象调查报告》显示,“销售误导”、“法律法规欠缺”、“退换货难”成为中国直销业的三大难题。报告指出,部分直销企业赋予了直销员过多的服务职能,而淡化企业的售后服务职能。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直销员过度热情,而出现退换货或其他售后问题时,直销员千方百计推脱,或者拖延时间甚至引发医疗纠纷。近年来的直销舆情事件中,此类事件屡见不鲜。
在刘俊海看来,这些问题企业并非没有抓企业社会责任建设,但由于缺乏“感恩”之心,只顾赢利维度而不顾责任维度,从而导致产品、企品和人品这三品都出现了较大问题,因而社会责任建设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末。
目前直销业可谓多事之秋,直销企业更应各自珍重,珍惜消费者,怀着感恩的心态来经营和治理企业,倡导全面地履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,“利益相关者延伸到哪里,直销企业的社会责任就跟到哪儿”。刘俊海同时表示,在直销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,普通消费者也应当有社会责任感,应当提倡社会责任消费的理念。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,要选择那些社会责任记录良好的企业。虽然有的企业产品价格便宜,但是如果社会责任记录不好,广大消费者也不应购买其产品。
|